![]() 他们有什么呢?他们只有一个 MineCraft,以及各自的专业能力,剩下的就是创意和无尽的热爱。能在 2014 年做出「我的三体」的这些人,如果穿越到 2024 年,有机会做到什么程度? 这种作品天然是在网民的注视下完成的,注视者同时也参与了生产。这是天然的与观众对话的生产模式,自带互联网产品的迭代特质,自带流量属性。比起“传统”公司制生产的闭门造车,这个模式甚至比 Netflix 还要先进一代。 这就是分布式生产的威力,随着想象力变现工具逐步强大,这样的事情将逐渐成为常态。分布式生产是世界内容化的必然结果之一。 但还少了点什么。就是权益与商业化力量的缺位——用爱发电打不过用钱发电,只有形成基于利益链的健壮生态,事情才可持续。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创作权益认定,一是创作权益分配。这两个问题将被这样解决:区块链以及类似技术将使得创作行为被不可篡改地记录,确保荣誉和利益的归属都确定无疑。其上会针对不同行业、领域涌现出各种权益分配方案,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一些公序良俗,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发挥约束与推动作用。 一旦权益问题解决,分布式创作得到的作品就将或者进入“传统”的内容商业环境,或者依托权益认定平台直接进行商业化,从而形成对创作者的激励闭环。 随着各种内容生产专业能力的全面平民化,创作者数量极大增加,创作者能轻易地自发形成小型生产网络,并在成本、灵活度、质量、作品注意力争夺等方面,和传统公司型组织展开竞争。分布式内容生产将逐渐成为主流,至少能和公司化生产分庭抗礼。 分布式生产不仅适用于内容生产,也适用于许多其他行业。去公司化的分布式生产将至少在众多有“技能依赖”、“手艺依赖”特点的领域成为主流,在类似 NFT 系统的帮助下,形成新的利益生成与流转体系,与公司制的中心化生产进行竞争,直到达成某种平衡。 当然,历史总是循环的。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式生产将促进各种自发工会的产生,然后逐渐转变为联盟,进而引发新的一轮中心化。 推荐关注点:
首先这个议题下的新基建有三个维度:物理世界的基建,数字世界的新基建,心智世界的超新基建。 随着“颅内世界”与“颅外世界”的充分融合,未来世界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部分时候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