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区块链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设计的迭代历程。
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 1.0:所谓 “传统模型”,出现于 2011 年,理论上其通证价值来自区块链主网上的活跃度,且需要高度的社区凝聚力做为通证价值的支撑,典型的通证案例:TRON。
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 2.0:所谓 “交易所模型”,出现于 2018 年,通证价值来自不透明的链下活动,且交易所财务数据不经过第三方审计,典型的通证案例:BNB。
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 3.0:所谓 “去中心化服务模型”,出现于 2020 年,通证价值直接来自链上活动,且公开透明,典型的通证案例:KNC。
由此可见,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 4.0 的核心点就聚焦到了跨链设计上。我们以主打 NFT 标签的 WAX 区块链为例看看如何实现的这个桥接过程。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 4.0 是最新的通证设计实践,不但要融入跨链功能,也要充分参与多个区块链生态,更要将通证价值与区块链上产生的经济价值做捆绑。
早期,WAX 通证使用的是实用型通证经济模型 1.0,虽然在 NFT 生态中奠定了头部地位,WAX 通证价格似乎没有获得 NFT 市场活跃度所带来的价值支撑,这也是许多实用型通证的问题所在,链上所产生的价值,并没有转移到主网通证本身。因此团队决定融入 DeFi 元素,将 NFT 市场中所产生的部分价值分给到 WAX 通证持有者。模型升级的目的是要实现将通证跨链到以太坊上,并通过在以太坊上部署两个智能合约的方式来实现对经济活动池与储蓄池的功能分隔和权益分配。而 NFT 经济生态将留在原来的 WAX 区块链,已持续为用户提供良好的 NFT 交易体验,不受以太坊的影响。所以,升级后的新版 WAX 通证经济模型融合了原有 NFT 的特定使用场景优势、WAX 区块链良好的主网性能以及以太坊活跃的用户社区群体,将 DeFi 收益模式融入通证模型中,赋予通证持续的收益流,实现了让各链生态中的用户收益最大化的结果。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区块链“破圈” 与多链生态融合的可操作性。NFT 作为一个特定的品类商品和交易资产,无论是投资还是个人爱好,本不该以“链”做分隔,也不应因“链”而阻碍了流动,以使用场景倒逼链融合,这就是驱动通证经济模型 4.0 产生的原始动力。WAX 区块链发行 NFT 不是与某条链合作,而是与 TOPPS、好莱坞明星、街头霸王等传统游戏、影视娱乐产业相结合,大家看到的是 IP 依靠区块链技术和通证将更大的经济价值释放出来,这才是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落地该有的样子。
结语
今天以太坊在 DeFi 中的地位,就像工业革命早期的英国伦敦,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全球的金融中心。当伦敦把自己塑造为资金及外汇的可信托管方时,其他国际城市各自发展自己所擅长的业务,共同推进了全球贸易的爆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