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

成长迅猛的 FTX 背后都有哪些奇才?FTX 创始人 Sam 亲自揭秘

时间:2020-06-05 16:3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FTX 创始人兼 CEO Sam Bankman-Fried 介绍了 FTX 团队成员的工作和一些有趣经历。 原文标题:《FTX 创始人兼 CEO Sam 向大家揭秘 FTX 的团队成员啦!》 撰文:Sam Bankman-Fried,FTX 创始人兼 CEO 本文

  FTX 创始人兼 CEO Sam Bankman-Fried 介绍了 FTX 团队成员的工作和一些有趣经历。

  原文标题:《FTX 创始人兼 CEO Sam 向大家揭秘 FTX 的团队成员啦!》

  撰文:Sam Bankman-Fried,FTX 创始人兼 CEO

  本文是 FTX 一周年庆系列的第二篇博文。关于 FTX 是如何从 0 开始的第一篇一周年纪念系列文章,请点击此处阅读。

  多数加密货币新闻网站刊登的媒体新闻都是赤裸裸的广告。现在大家已经基本意识到那些标题为「新协议可以让一万亿美元产业翻天覆地」的文章实际上与作者对新项目重要性的信念无关,而是仅仅与隐藏在软文背后所需要的费用有关。据我所知,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被此类文章所吸引了。

  中本聪的终极愿景

  然而,营销也可通过一些不那么明目张胆但又毫无实质内容的方式进行,如「【xx 公司】挖走高盛前总裁,并聘请前美国证监会(SEC)委员以助业务扩张」之类。这些文章的有趣之处在于,从某些方面来讲,它们应该是有意义的。如果能够聘请到业界成就斐然的人物作为旗下员工,本应是对公司成长有益。同时由于前美国证监会委员的加入,公司在监管方面也应该顺风顺水。

  之所以这种新闻极具意义,是因为投资者确实对这方面很关注。投资者之所以买入这些公司发行的币,是因为这些公司聘用了来自美国监证会(SEC)的前委员;投资者之所以认可某家交易所,是因为它是一帮干投行的人创立的。这种类型的文章看着就不再那么像是付费软文,而更像是真实报导,并仅仅彰显了文章作者微弱的背书痕迹。

  该类文章的问题归根结低都与古德哈特定律有关。在多数情况下,当某一加密数字货币公司刚刚聘用前任美国证监会委员时,他们的决定过程并不是「我们应该聘任可为公司效力的人才。噢,太棒了,看来我们看上的的人才原来曾在美国证监会干过!」相反,大概是「如果我们能从美国证监会中请来一个人给我们工作!哥们,你知道怎么能够给我们的币价拉盘吗?」于是,他们接着就找到所有美国证监会前任委员并告知他们只要出任「公司顾问」就能够得到 0.5% 的公司股权回报。少数人可能会问担任「公司顾问」的用意何在,但大多数早已知道:其实就是让这些公司把你的「顾问」身份摆放在网页上,加上相片,再底下打上「美国证监会」字样。其实你根本就不要给这家公司提供任何真正的顾问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他没有加入 Coinbase,而是加入了一家律师事务所,Coinbase 是该事务所的众多客户之一

  加密数字货币媒体似乎尚未意识到这些现象。一些币圈一流的媒体网站依然孜孜不倦地花时间对这些毫无价值的人事聘用做报道,并且正中这些公司的下怀。在幕后却总有一批员工是真正对公司坚持不懈效力并作出优秀成绩的,但是对这些公司而言他们只会想尽办法去曝光那些背景突出,能聚焦镁光灯的雇员而不是这些真正能作出贡献的员工。

  其实当我们介绍团队成员比如说工程师的履历的时候也不免会有些许负罪感,但我很明确的知道 FTX 并不会因为上述的那些理由而聘请我们的员工。我们没有请来任何履历显赫但仅仅是作摆设的「公司顾问」,或定期挖走一些高盛职员给公司撑场面。

  因此,今天,为庆祝公司周年纪念日,我想来聊聊:是什么让我感觉聘请了这些员工是一件让团队骄傲的决定。

  Gary

  Gary 是我大学室友,但我最初和他相识是在高中的数学训练营上。2012 年,他关闭了他的比特币套利机器人,因为 Mt.Gox 上的交易量已不足以将其维持下去。然后他的僵尸网络(botnet)成功摧毁了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 Facebook 网页的点赞有奖活动。然而,真正让我折服的却是他的个人网站。

  Nishad

  Nishad 是我亲兄弟高中的最要好朋友。他的职业成长是我有史以来见过的最快也最持久的。除搭建了我们的大部分技术架构以及管理我们大部分的开发团队之外,他对待同事的方式使他成为了 Slack 分组「King of Kindness (好人王)」的唯一成员。尽管如此,某年四月愚人节时,他把他的 Slack 头像改为我们 CFO 的头像,将他的昵称更改为 CFO 的名字(事实上真的可以做到!),然后发出如下贴文:

  译文:

  以下为过去两周通过 Expensify 报销的账单。

  最大的几笔报销款项:

  私人侦探:$45 万美金

  以太网络整体更新以及网络会议硬件:$23 万美元

  走私保护动物罚款 --- 新加坡水族馆会议花销:$12.1 万美元

  英雄联盟梦魇皮肤套装以及双倍经验卡 --- 团建花销:$3 千美金

  加入我们团队前,Dan 曾是我们的首席外聘顾问兼法律顾问。除一路下来患难与共之外,Dan 也力助我们建立法务及企业架构并帮助我们如期快速成长。Dan 熟谙加密数字货币监管规则,将会确保我们遵守众多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法则。

  Jen

  经相识的朋友推荐,我们面试了 Jen。她的面试是在香港的一间极小的共享办公空间中进行的。当时房间里堆满了纸箱、显示器以及过期了好几周的食品。那一刻,感觉上似乎是她来面试我们,而非我们面试她。令外界惊讶的是,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某家公司的香港区主管职务并选择了加入两名当时都不知要穿好鞋子再进行面试的人的公司。在这之后,她管理着一份如同加密数字货币行业一样变化多端,涉及金融、移民、人事、客户背景调查以及进出口事项。

  Constance

  Constance 留给我首个最深印象是她在以前的公司似乎是唯一一位更有兴趣帮助我们的大客户经理,而不是在公司里争名夺利。像我们多数人一样,她在 FTX 承担着比其过往所需承担的更多的责任。过去一年中,我有幸见证她学会发展项目、团队以及业务。FTX 早期经营史上,我们曾须就我们如何发展交易所的方向作出一系列关键决定,而她的意见却有别于公司其他成员达成的共识。总体而言,她与众不同的高见经受住了时间考验。Constance 与他人意见相左时,她的意见总会是妙计良策。

  DW

  我是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加密货币派对上偶然遇到 DW 的。当时,我们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业务拓展部或营销部,因此决定尝试招聘这部分人才。他的知名度源于他在新加坡办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水族馆派对。然而,真正令人难忘的重点也是在那个派对的当晚。我们当时在一处别墅举行余兴派对。在那里,我见到一位超级奇怪的「生菜恶搞人士」。整整一小时,我们尝识将他赶走,屡屡失败,因为他假装醉得不省人事,起不了身。最终,DW 意识到我们方法不对,因此向那恶搞人士说 CZ (赵常鹏)准备去附近餐馆吃火锅。一听到这事,他迅速跃身而起,然后跟着 DW 坐上高尔夫球车走了。开了数分钟后,DW 跳下缓慢行驶的高尔夫球车,全速跑回了别墅。「生菜恶搞人士「自己却迷迷糊糊,疑惑不解地独自前往了那完全空无一人的餐馆。 (责任编辑:admin1)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