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260.com

波卡需要 Layer2 吗?

  区块天眼APP讯 : Hyden Adams 发了一则吐槽推特:“我想陈述一个事实,在 UNISWAP 上我们每天将有 420k 美金浪费于交易的 gas 费用,而这意味着,一年将有 150M 美金浪费在 gas上 ,这不可笑,这是事实”。

  听起来是很荒谬的事情,但却真实发生了。

  实际的用户体验是,ETH2.0 发展迟缓,越来越多的交易导致高负载,打包速度变慢,高昂的矿工费,手续费。种种警告表示:以太坊需要自救。

  在以太坊的分片遇到瓶颈的时候,Rollup 的出现又让 Layer2 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在 PolkaWorld 之前的一期专访中,加密投资机构 DFG 也预测 2021 年的其中一个发展趋势是 DeFi 在二层网络的实施。《DFG:Polkadot 给行业带来巨大创新 | PW 专访》

Layer2 的现状

  Layer1 上效率是有极限的,这直接导致了现实世界的不便利体验,除非修改一些限制条件,否则我们不可能突破这个极限。所以 Layer2 的思想是让大部分事情在 Layer2 去做,通过和 Layer1 的交互能够将信任传递到 Layer1。

  简单来说就是:Layer1 能干的活很少,Layer2 可以在线协助干活,而且多多益善。体现在区块链上的形式就是链外操作,链上记录。

  所以说 Layer2 本质上是扩容解决方案一个类别的统称,旨在通过 Layer2,解决 Layer1 上无法扩容的根本问题,那这一类的解决方案中,都衍生出了哪些具体的交互形式呢?

  简单来概括有四大类:状态通道、侧链、Plasma 和 Rollup。

  前三类 Layer2 的解决方案基本上已经逐渐凋零了,但也有其使用场景,因为属于偏早期的设计模型,所以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问题。比如状态通道就不可避免需要锁定相应的代币;侧链就没能解决好退出周期的问题,而 Plasma 则存在一个一定需要参与者实时监控的问题。

Rollup!Rollup!

  Plasma 和状态通道的解决方案是依靠所有者完全知晓状态,但这使得此类方案无法完全通用化。Rollups,则是一种「混合型」二层方案。Rollups 将计算 (以及状态存储) 移至链下,但将每笔交易的一些数据放在链上。

  Rollup 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Optimistic Rollup,另一类是 ZK Rollup。

Optimistic Rollup 解决方案为欺诈证明 (fraud proofs) 。

  聚合者(Batch/也只批处理交易)将批处理后的交易数据和状态根,一起提交到 L1 的 Rollup 合约(智能合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惩罚机制,允许任何人在挑战期结束前来验证交易,如果发生错误,则滚回区块(Rollup!!!)

  甚至可以将 L1 上的智能合约迁移到 L2 上,这类解决方案非常适合 Defi 项目。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 L2 上验证交易(OVM),如果有欺诈可能,则在 L1 上重新跑一遍(EVM)。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