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260.com

加密交易所能否助力DeFi迎来第二春?

从DeFi项目「直投」、建设基础设施,到通过原生公链切入DeFi赛道,我们发现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在积极赋能去中心化金融行业,扩大生态价值。不可否认,从比例来看,DeFi用户数量只占到整个加密行业用户非常小的一部分,目前其价值依然身处洼地,因此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全球通胀预期和收益不断走低的传统金融产品也会推动更多主流用户选择DeFi。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里的许多人来说,最“熟悉”的监管机构可能当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这两家监管机构有多厉害呢?2020年,BitMEX因违反《银行保密法》遭CFTC起诉之后,该交易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SamuelReed直接在马萨诸塞州机场被警方逮捕;此外,如果代币被认定为“未注册证券”的话,就会受到SEC起诉并面临数千万美元巨额罚款,从此前的KiK、Telegram到最近的Ripple——据说,SEC在过去三年已经对加密行业开出创纪录的1.4亿美元罚单。

可以说,如果SEC和CFTC的瞄准镜盯上了哪一家加密货币公司或哪一个项目,他们的命运肯定凶多吉少。

然而,虽然SEC和CFTC在美国金融领域里举足轻重,但他们其实并不属于联邦政府真正的“五大核心监管机构”。实际上,真正决定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决策的核心机构是: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国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NCUA)。

坦白说,SEC和CFTC更像是冲在监管前线的“打手”,而幕后大佬其实是上述五家核心监管机构。其中在货币领域里,隶属美国财政部的货币监理署是与银行关系最为密切的监管机构之一,1863国家货币法(NationalCurrencyActof1863)赋予货币监理署监管美国联邦注册银行(国民银行)的职能,同时还主要负责对国民银行发放执照并进行监管。根据维基百科公开信息显示,美国货币监理署的具体监管职能包括:确保国家银行系统安全性和稳健性;审批监管对象设立分支机构、资本等变更的申请;对其违法违规行为或不稳健经营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制定并下发有关银行投资、贷款等操作的法规;以及最重要的——确保所有人能够公平、平等地获得金融服务。

所以,当你看到前美国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亲笔撰文支持DeFi,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周三(1月13日),前美国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BrianBrooks亲笔撰文《DeFi驱动的「自动驾驶银行」可能实现普惠金融》,他认为DeFi扭转了一切,利用区块链技术,DeFi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比如使用基于供求关系算法得出的利率就能创建货币市场,但在传统银行里,设定利率通常需要由专门的利率委员会来执行。不仅如此,DeFi还支持去中心化交易、允许用户在没有经纪人的情况下进行完成金融业务、并且无需信贷员或信贷委员会参与即可执行贷款合约协议——通过算法,储户可以获得非常全面的利率信息,因此可以选择提供最佳利率金融机构;通过软件,金融系统可以做出最合理的信贷业务决定,判断是否可以对某些借款人放款,继而消除「人为歧视」问题;「自动驾驶银行」甚至可以不再由人来管理,从而消除欺诈或腐败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