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瑞银财富发表了一篇研究观点。这个研究观点认为由于监管措施以及更好设计的版本出现产生的竞争,加密数字货币的价值很可能会归零。“在我们看来,当一个更好的版本上线之后或如果监管政策的改变会压制市场情绪的时候,没有什么能阻止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归零。”持有加密数字货币的投资者,因此会失去他们的资产。比特币是最大的加密数字货币,因此瑞银的观点也包括比特币。显然瑞银认为比特币的价值同样也是非常有可能归零的。
主流金融机构的不同观点和投资选择
非常有意思的是,目前主流金融机构对于比特币的观点开始出现了强烈的分化。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已经计划开始提供比特币的交易服务。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富达已经开始提供比特币的托管服务。摩根斯坦利通过购买MicroStrategy的10%的股票来间接持有比特币。MicroStrategy是全球拥有比特币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因此摩根斯坦利间接地持有了大量的比特币。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MassMutual保险公司也开始买入比特币。一些主流金融机构的研究者也开始唱多比特币。譬如花旗银行的研究人员认为比特币会在2021年底之前上升到30万美元。大通摩根的研究人员认为比特币长期会上升到14万6千美元。这些主流金融机构一方面表达了其对比特币的认可,同时也将自己的资金真正地投入到比特币当中。
在另外一个极端,一些主流金融机构依然持有对比特币的非常负面的观点。除了瑞银的观点之外,另外还有美国银行的研究观点。这个观点认为比特币是所有的泡沫之母。富国银行也认为比特币是高度投机性的产品。但富国银行同时也认为,像比特币这样一个持续发展的12年的现象,不能就认为它是一个泡沫。
总之,现在在主流金融机构当中,对比特币的立场目前处在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阶段。可以说这些对比特币的观点是一个连续体。一个极端是极力反对,另一个极端是极度支持。那么比特币是否有可能像瑞银提出的价值有可能归零呢?我认为瑞银的观点中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另一部分值得商榷。
监管对比特币的影响
首先,在对比特币的监管方面。全球主要经济实体中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对比特币的相关方面采取措施时,一定会引起比特币价格的大幅震荡。而且这些金融监管机构一定会采取这样的措施(见我的文章“解读欧洲央行行长对比特币监管态度与影响”)。所以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我一直认为,监管措施是影响比特币价格的灰犀牛因素。这个灰犀牛的撞击不是是否会发生,而是什么时候会发生,会撞向谁,撞击导致的影响会有多大?对于比特币的持有者来说,必须对此有清楚的判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