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今日VISA正式宣布放弃对Plaid的收购,这场从2020年初就开启的收购经历重重阻碍,终于投降在了反垄断的铁锤之下。

一年前牵手:2020第一起大额收购案引发金融界震荡
VISA与Plaid这对儿“被棒打的鸳鸯”结缘于2020年1 月 13 日。
一年前的今天,Visa 宣布以 5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硅谷金融科技创业公司 Plaid。而53亿美元的价格,是当时Plaid最近一次融资时估值的 2 倍。

Plaid官推发文:“我们非常开心的宣布Plaid将加入Visa这个大家庭,同时,我们会给开发者提供更多的产品以及会让更多的用户享受金融科技的服务。”
一个信用卡巨头要斥巨资收购一个对C端用户来说“名不见经传”的小创业公司,很多普通人理解不了。但是金融界却对这场联姻十分看重。
有称:“当前,消费者对金融科技应用程序和非卡支付的需求日益增多,Visa 收购 Plaid 是信用卡巨头迎合消费者需求所做的部分努力。”
瑞波创始人在消息的第二天评价:“这种整合并不奇怪,期待这会在2020年为金融科技、加密货币等领域带来更多机会。”
至于原因,在于VISA在金融世界中的强势地位,以及Plaid在金融科技和DeFi领域的勃勃生机。
收购背后:VISA企图扩大加密世界版图
VISA在全球金融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仅2019年的全年支付数额就达到79万亿,在信用卡的市场占有率上也是遥遥领先。
Plaid的优势则不同。目前在美国,拥有银行账户的人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使用Plaid。这些人通过Plaid获取便捷的金融体验。Plaid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API接口,可以帮助C端消费者将自己的银行账户引入到其他应用之中。

简单说明一下。
美国有10,000多家金融机构,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应用和管理数据。由于没有开放的API,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单线联系;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单线联系;但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缺少有效的链接。
银行系统的发展时间长,而且为了金融安全,十分独立。很多美国的银行并没有开发API来允许其他程序的访问,也就造成了,如果你想在银行外理财或者管理资产,只能将资产转移走这样尴尬的局面。
但Plaid的出现解决了这样的难题,Plaid在B端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稳定的API接口,在C端一旦获得用户的允许,就可以在银行,消费者和金融机构间建立关联,让消费者不必将自己的银行资产转移出来,也可以允许这些钱在其他金融机构中被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