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入局者付出的代价是 20 亿人民币。
星际蜗牛矿机本质上就是一台 NAS 存储机,成本几百元人民币,根本不具备接入 Filecoin 挖矿的功能。然而就是这个类型的机器,在 2018 年-2019 年,被各个矿机商作为 Filecoin 矿机出售,售价 4000-7000 元不等。据说单单深圳某家厂商就销售出了一万多台。
在矿机商们的推崇下,IPFS 将替代 HTTP 协议,Filecoin 将颠覆阿里云、亚马逊云、华为云等为代表的中心化云存储。Filecoin 的价值对标全球云存储,有无限发展空间。
2019 年 12 月测试网上线之前,Filecoin 官方表示 Filecoin 矿机需要使用 GPU 才能进行挖矿,这意味着之前销售出去的众多 NAS 矿机彻底报废。
测试网上线后,矿机商纷纷上线自己的节点,在节点排名上争夺上不亦乐乎。因为排名越靠前就越能显示自己的实力,也更容易推销矿机。
矿机商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节点排名上,为了推广自己的矿机,越来越多矿机商联合行业媒体做活动,办论坛。一时间各种分布式存储论坛你来我往热闹之极,渐渐地也有资本开始入局,Filecoin 俨然成为可以和比特币以太坊相提并论的明星级项目生态。
在分布式存储潮流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 Filecoin 矿机。有意思的是,95% 以上 Filecoin 矿机商、投资人、客户、媒体来自中国。在美国以及其他欧美国家,对 Filecoin 的关注反而少之又少。
Filecoin 在中国的推广如此成功。粗略估计,中国矿机商销售出去的矿机可能已经达到数百亿人民币,而目前 FILECOIN 的市值不到 70 亿人民币。
矿机商「空手套白狼」
截止 2020 年 12 月 29 日,Filecoin 网络上有 900 多个活跃节点,这些节点大约掌握在不到 200 个矿机商手里,而在这 200 个矿机商中,完全能独立输出技术的不超过 5 个。
Filecoin 挖矿涉及到很多技术层面,比如算法、调度、网络、硬件、存储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的标准还很高。而事实上大部分矿机商是半路出家,在 Filecoin 测试网之前根本没有投入技术人员,仅仅靠营销手段维持着高大上的科技公司形象。
直到测试网上线,越来越多客户开始关注节点表现,矿机商才发现营销那一套玩不转了,必须真刀真枪拼技术。但是技术是需要积累的,临时抱佛脚肯定来不及。也有矿机商不信邪自己干,结果发现干不成。
这时该怎么办?很简单,外包。
Filecoin 整个技术模块中,最复杂的有两个。
一是区块链层面的代码(算法)优化,包括零知识证明、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官方的代码很粗糙,如果要拿来使用,矿机商就需要在源代码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优化,优化的目的是提升数据(扇区)的封装速度,以及能够更好地完成时空证明,更多地获得区块打包权。在零知识证明这块,绝大部分国内矿机商都没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个技术基本上是外包给几家技术团队在做。
另一个复杂的技术就是存储系统。国内很少有矿机商能独立完成大规模的存储集群。我们看到网络上动辄几 PB、几十 PB 的单节点数据量,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是由阿里云、华为云、浪潮、曙光等存储服务商提供的外包和运维服务。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行为,矿机商一边宣传 Filecoin 将取代中心化的云存储,一边却积极和中心化的云存储服务商展开合作,因为他们自己搞不定分布式存储系统。
至于矿机硬件就更简单了。Filecoin 挖矿用的是通用型服务器,什么意思?就是组装机。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去购买服务器机箱、主板、CPU、GPU、内存、SSD、硬盘,来组装一台 Filecoin 矿机,和你自己组装台式电脑没什么区别。所以矿机商根本不需要自己生产矿机,他们只需要找到供应商,买好配件组装调试就可以了。
矿机商需要做的就是养一只运维团队,机房还是需要有人在现场维护的;以及设计一套分币软件。当然,也有矿机商连这些都省了,统统外包。
矿机商通过营销包装自己;通过外包搞定算法、存储、运维等技术;然后再找几家硬件供应商。这样就组成了一家 Filecoin 矿机公司,或者说分布式存储技术公司。当然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例如杭州某家公司在淘宝上购买专利就被人截下了旺旺聊天记录,闹得沸沸扬扬声名狼藉。
矿机商的利润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是矿机差价,一是技术服务费。市面上一台通用配置的矿机,售价基本在 20 万以上,而成本可能也就 4-5 万,分给经销商 30%-40%,矿机商毛利还有 30%-40%。除此之外,矿机商普遍收取 15%-25% 的技术服务费,就是说矿机产币量的 15%-20% 是要交给矿机商的。仅仅这两块,矿机商就能稳赚不赔。
为了利益最大化,矿机商在产品设计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由于整台矿机 20 多万的售价,超出了大部分客户的购买力,所以矿机商多数默认可以多人共同购买一台矿机,按每个人的出资比例来分配 FIL 收益。
另一方面,矿机商也会玩些小花样。以硬盘备份为例,市场上通用的是糾删码技术,基本上能做到 1.5-1.3 甚至更高的备份,也就是说 1.5 TB 或 1.3 TB 的存储空间中有 1 TB 是有效空间。但是有的矿机商对外宣传自己用的是双副本甚至三副本,这样每 2 TB 的存储空间中只有 1 TB 的有效空间。而矿机最后交付就是有效空间,双副本三副本相比糾删码来说可以少交付很多有效空间,仅仅这一块就能省下不少硬盘成本。
还有更恶劣的做法是使用二手配件,或者超卖矿机,毕竟客户几乎不去机房现场验收,客户只要在后台看到数据就糊弄过去了。
另外,在 FIL 收益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少问题。FIL 收益的参考值有两个:节点实际收益和全网平均收益。节点收益有可能高于全网平均收益,也可能低于平均收益。既然矿机商收了技术服务费就应该保证一定的技术水平,FIL 收益的发放不应该低于全网平均收益。如果节点表现低于全网平均值,就要按照全网平均值发放;如果节点表现优于全网平均值,那么就应该以节点实际收益来进行发放。
但是,实际上矿机商要么按照低于全网平均收益来发放,要么按照全网平均收益来发放。那么矿机商收的技术服务费又意义何在呢?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大部分矿机商不公开自己的节点,投资客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矿机在哪个节点,获得了多少实际收益。
更有甚者,有的投资客支付不起质押币,那么理论上他的矿机就不会参与到挖矿中了。但是实际上他的矿机还是开机运行着的,他的矿机被矿机商用来封装数据,收益归矿机商所有;有些闲置矿机也会被矿机商出租给他人封装数据,而这些矿机的折旧成本由投资客承担,矿机商一本万利。
懵懂入局的投资客
「即将替代 HTTP 协议,取代中心化的云存储,Web3.0 基础设施,区块链明星项目,下一个百倍币千倍币,快速回本高收益」——在这些光环满满的概念面前,那些被市场教育的投资客没有任何抵抗力,很多人连 IPFS 和 Filecoin 是什么都不清楚,就迫不及待购买矿机了。
据业内人士估计,至今为止,中国大陆的 Filecoin 矿机销售额不低于 500 亿人民币,更有人大胆估算超过了 700 亿。但也有保守者认为在 100 到 200 亿之间。
那么投资客们挣到钱了吗?从目前来看很多人并没有。
如果说 Filecoin 让哪些人挣到了钱,排在首位的就是协议实验室、其次矿机商,经销商,硬件供应商、存储服务供应商、IDC 机房、外包服务商以及行业媒体等。而投资客(矿工)处于这条生态链的底端。
矿工参与 Filecoin 需要付出几个成本:购买矿机的费用、15%-25% 技术服务费、矿机的托管费、质押币。
这里重点说下质押币。为了约束矿工履行存储协议,Filecoin 有个质押机制:矿工需要为其提供的存储空间提交一定的质押币,差不多在 9-10 个 FIL/TB 左右,换算成人民币大约为 1800 元左右。Filecoin 的存储生命周期普遍为 540 天,在这 540 天内,如果存储的数据不出问题,到期后系统会返还质押币;如果数据出了问题,作为惩罚,系统会扣除相应比例的质押币。
质押币属于挖矿的必要条件,由于成本很高,而且无法预测 540 天后的币价是否会暴跌,所以大部分矿机商不会冒险帮客户质押,那么矿工只有从二级市场(交易所)购买 FIL 用于质押。所以说不少矿工一边出钱买矿机,另一边去交易所买质押币,两头出钱,为 Filecoin 生态的现金流和币价稳定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
随着 Filecoin 的 GAS 费越来越高,听说已经有矿机商打算让矿工自己承担 GAS 费。也有矿机商开发了 FIL 的借贷业务,年化率比市场上的低一些,美其名曰帮助矿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点像将割了又割的矿工再割一遍。
那么矿工到底能不能回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全额支付质押币的前提下,100 多天后矿工就能收回成本,但是由于 Filecoin 的锁仓机制,在这 100 多天里产出的 FIL 的 75% 是需要在 180 天内线性释放的。第 100 天产出的 FIL 要在第 280 天才能全部拿到手,而投入的质押币要在 540 天后才能拿回来。这里有个风险,谁也无法预测 180 天或者 540 天以后 FIL 币是什么处境?万一币价跌倒谷底呢?
更何况,目前每封存 1 TB 数据,质押币加上 GAS 最高可以接近 20FIL,大约 3500 元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燃烧的 GAS 就接近 FIL 产出了,如果 GAS 费也要让投资客来承担,那无疑是一场矿难。
Filecoin 是骗局吗?
2020 年 10 月,Filecoin 主网上线。Filecoin 项目到底能不能落地?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它是不是如白皮书所说的可以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网络。如果这个项目只是靠矿机商一键生成垃圾数据来填充硬盘,靠高能耗的硬件运算来获取加密货币奖励。那么它实际上和真实的存储应用没有任何关系。只要 Filecoin 的真实存储应用做不起来,就是一场骗局。
目前来说 Filecoin 至少还有几个本质问题:从技术层面分析,由于 Filecoin 的技术特性,限制了其只适用于冷数据存储;同时其脆弱的 TPS 和槽糕的代码稳定性,很难承受大规模并发的存储传输需求。
从经济模型层面分析,Filecoin 的存储和检索交易是建立在 FIL 之上的,而 FIL 的价格随时波动,无法用作存储支付的价格锚定物。Filecoin 经济模型机制也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几个大矿工的结盟就可以控制整个网络。
从存储成本分析,Filecoin 的存储成本高于阿里云、亚马逊云等传统云服务商,并且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保存。从存储的安全性来看,Filecoin 实际上比不上传统的多地容灾备份,更容易导致数据丢失。
当然,Filecoin 或许有一天能实现白皮书上的愿景,但目前才刚刚开始。当下 Filecoin 的币价是由矿工(投资客)维持的,矿工们一方面购买矿机,另一方面去交易所购买 FIL 投入质押,为 Filecoin 提供了主要的现金流。
同时由于 Filecoin 矿机超卖,算力严重过剩。越来越多投资客入局,摊薄了区块收益,拉长了回本周期。一旦投资客的收益预期落空,很容易会发生群体性维权事件,目前已经发生了多起。
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如果有一天没有新的投资客购买矿机,没有新的矿工买币,那么会如何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