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260.com

两大设计方向,寻找对冲以太坊高Gas费的方法

Gas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被看作“燃料”,用于交易、执行智能合约、支付存储费用等,其费用根据网络使用情况而变化。

2020年随着以太坊在DeFi(去中心金融)这一垂直领域火力全开,据DeFiPulse显示,智能合约总锁仓价值(TVL)年初迄今增长20倍。根据Etherscan数据计算,30日以太坊平均Gas费用在2020年持续走高并在9月25日创下历史新高月均198.966Gwei。

多数DeFi类产品用智能合约组合相关开发模块搭建金融协议,用户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与之交互,获得金融服务(如数字货币买卖、借贷及衍生品)。直到今天,这些产品仍为实验性的产物,更低门槛的准入机制的对立面是更多的安全风险及服务费用。

由于以太坊链上产品的使用场景增多,智能合约在不同协议间的交互更加频繁,使得以太坊网络变得更加拥堵。

试想一个区块链极客爱好者的日常:先把比特币、以太币转换为wBTC和wETH,然后一部分用于在聚合器平台如1inch购买喜欢的代币,一部分存入去中心交易平台Uniswap进行流动性挖矿换取LP治理代币,最后一部分投入一个个“分叉”后的DeFi协议中尝试赚取回报。

数据分析公司Glassnode数据,以太坊交易中使用的Gas数量以及当前支持以太坊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矿工收入已经超越2017年水平,再创新高。在一个接一个DeFi实验性产品带来的诱人的短暂高年化收益率(APY)的背后,除了早期生态参与者享受到红利,以太坊矿工、“科学家”与黑客们也分得了可口的蛋糕。

常见的产品

2020年之前,很少有开发者及交易者提及Gas问题,仅是在以太坊黑客松上有过类似的创业项目。随着312黑天鹅事件及连续不断的流动性挖矿热潮,用户们在去中心金融交易受到大规模阻塞时,才发现Gas的费用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数字资产投资组合。

目前区块链开发社区,有着几种常见的Gas解决方案,通常为合约衍生品和利用Gas定价机制所编写的智能合约进行抵扣退款。

Gas合约类衍生品的设计通过买卖双方对Gas的预期价格而进行零和博弈,如链上期货期权类产品。最近上线的UMAProtocol的uGas-JAN21是属于期货类产品,上线一周内池规模达188ETH,用户地址约27个。

1inch团队设计的ChiGasToken的用户地址为4504个,池规模约120万美元。这两类解决方案目前处于早期,但是逐渐为用户所接受。

由于Gas的不可预测,根据矿池的情况来动态计算,其波动很大,时而为个位数的Gwei,时而突破500Gwei,因此也引来了一些投机者的关注,如有些DeFi“科学家”在社区进行Gas交易盈利方式的探索。但是,可以通过多方式的工具来转移“损耗”风险这一点对生态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让DeFi用户像管理投资一样管理Gas价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