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花筒 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我的看法是,合成方法会让开发者可以发明新的垃圾资产,在传统金融世界里不存在的那种。 想象 Youtube 和内容生产者。在 Youtube 之前,制作一部电影或一台电视节目是死贵死贵的。你非是个好莱坞的工作室不可。Youtube 让用户能够更便宜地分发他们的视频,催生了一整条长尾的视频内容,这些内容在此之前是完全不存在的。 没人预测到了开箱评测视频或是 Twitch 流视频会成气候,更不用说当前在抖音上病毒般扩散的那些东西。UGC(用户自产内容)模式催生了原来不可想象的新东西。 Youtube 是开放、无准入的。好莱坞没法制作出能抓住几百万双眼球的内容。这种娱乐内容是 “自发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层级制的实体能够创造出它们来。 我觉得在 DeFi 世界里,合成资产也会引发同样的效果。UMA 和其它 DeFi 协议让开发一种金融资产的成本降到了 1000 美元以下。比起华尔街的银行动辄几百万美元的产品开发成本,你感受一下。 所以说,我们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 “UGF,用户自己创造金融产品”。开发者会创造出我们今天无法预测的新资产。 这里还有一些我想过的更疯狂的想法:
创造是最让我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开发金融产品的成本降到接近于零,互联网会梦想出什么? 我很期待。 原文链接: https://newsletter.banklesshq.com/p/the-wild-future-of-synthetic-assets 作者: Hart Lambur 翻译: 阿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