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i项目 1、DeFi聚合器Booster蹿红 机会与风险并存 Heco生态链上的TVL「王冠」一度易主。4月16日,一个名为Booster的DeFi聚合器平台以25亿美元的总锁仓价值,用25小时的时间站上了Heco链上应用TVL排行榜的首位,一度超越了去中心化交易所MDEX。当时的DeFiBox数据显示,以太坊、Heco、BSC三大链上共计有34个活跃的收益聚合应用,Booster的TVL可以跻身前三,头两名分别是BSC链上的PancakeBunny和以太坊上的InstaDapp。Booster快速吸引资金进入的原因与其支持「存款多挖」和「杠杆挖矿」两个功能相关。除了3个挖取平台治理代币BOO的常规流动性矿池外,目前,用户往该平台存5种主流资产后,不仅可以挖得BOO,还可以挖另一个应用代币FILDA;此外,还有10个杠杆挖矿池可以产出BOO和MDX。也就是说,Booster协议目前与Heco链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MDEX和借贷协议FiLDA做了组合,聚合支持交易、挖矿和借贷服务,因此可以产生除了BOO之外的挖矿收益MDX和FILDA。 2、Venus收取提款费 机枪池Belt如何处理用户损失问题? 由于4月20日晚上8:20(GMT+8)Venus的VIP-12的实施——收取0.01%的提款费,Belt Finance等机枪池中Venus池资产的提取和复利受到了影响,造成了用户的资金损失。Belt项目方对未能迅速作出回应致歉,并发布应对方案,主要有2点:4Belt 池资金仍安全,Belt正建立一个系统来追踪退出4Belt池时遭受损失的用户及其相应的损失。VIP-12实施,提款时Venus收取的费用已进入Venus资金库,具体补偿方案两个项目方仍在讨论中此次事件暴露机枪池在策略制定时风险集中的问题——只选择单一协议,Belt的后续方案为此打上“补丁”,并承诺在用户支持上进行优化改善。尽管以太坊在DeFi发展方面做了很多试错工作,但后来者仍面临种种问题,CeDeFi发展道阻且长。 3、DeFi大变局: MKR和Centrifuge发行首批真实世界DeFi资产 Centrifuge和Maker相辅相成,将现实世界连接到无需信任的DeFi中。一方面,Centrifuge一直与传统的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以提供完善的基础结构来连接两方,最终实现一个基于透明度,高效和无需信任的多方整合。另一方面,Maker治理能够以最小的成本,为资产发起人的资产融资提供即时的流动性。Maker协议,也被称为多抵押品DAI(Multi-collateral DAI: MCD)系统,是目前最大的DeFi协议,拥有数十亿的抵押品。它允许用户利用获得 “Maker Governance ”批准的抵押品资产来生成DAI。 4、DeFi资管黑马DePlutus协议 对于传统金融市场来说,「资产管理」是一个融入市场血脉的行业,公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关联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都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专业玩家与参与者。而DeFi在加密货币世界中重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资产管理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与成熟的传统金融市场相比,DeFi市场当今的快节奏和高收益属性让投资者对于资金利用率和流动便利性的追逐达到了极致,像传统的基金类资管项目在投资过程中资金无法自由流转的设定让这类产品对于DeFi投资者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而DePlutus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市场痛点,并通过将链上基金产品代币化的设计,向DeFi资管赛道的先行者们发起了冲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