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ICP 代币是驱动整个系统运行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专门了解下 ICP 代币模型设计,并借此了解在 Dfinity 之中各方的角色。 四、ICP 的代币模型如何设计的? ![]() 这张图,清晰的表示了 ICP 生态中的各类角色和模型,我们逐一解读。 ICP 生态中的四类角色和作用 在 ICP 生态中,有这样几类角色,相互之间其实也可以叠加。 首先是 ICP 持有者。 ![]() 除了持币待涨之外,ICP 持有者还可以参与生态治理。Dfinity 采取的是链上治理模式,称之为 NNS ,神经网络系统。那么组成神经网络系统的每一个部分,就被成为一个神经元,而创建神经元,就需要 ICP 持有人锁定代币来产生。 ![]() 相应的,当用户准备赎回代币的时候,就需要溶解掉神经元,如上图所示经过半个月到八年左右的延迟期之后,代币会回到用户手中,可以自由流通。 参与治理,可以获得到投票奖励,ICP 持有者通过锁仓所创建的神经元,也可以自动跟随其他的神经元进行投票。由于锁定期往往较长,因此参与治理进行投票表决的时候,预期持有者会做出审慎的考虑。 ![]() 投票的权重,除了受到锁定币量的多少,也会受到锁仓时间、神经元已经存在时间的影响。 其次,是数据节点。 ![]() 这些节点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超级运算中心,提供给 ICP 的基础服务,包括运行计算、相互通讯、存储信息等。每个数据中心会包含若干个数据节点,而多个数据节点,又可以组成子网络,供计算容器使用。 作为提供服务的回报,这些节点可以获得 ICP 代币作为奖励,这也是系统之中增发较多代币的一部分。每个节点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回报是大致恒定的。 数据中心想要加入到 ICP 网络之中,首先要做的是获得一个 DCID,即数据中心 ID。通过 NNS 这一算法治理系统为数据中心生成该 ID, 然后数据中心能参与网络之中,提供数据节点。 如果互联网计算机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会引入更多的节点机器,形成子网,承载容器的运转。Dfinity 希望在十年内,可以吸引上千的数据中心加入。不过具体给数据中心的报酬如何,是否具有吸引力,还有待更多细节披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