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还是不烧,这是个问题 班克西的作品为什么可以烧掉做成 NFT?这和班克西的个人风格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班克西的作品更类似于可复制版画,利用提前制作好的模版在街头将作品喷涂出来,而班克西的讽刺精神、反叛性、价值主张与区块链精神天然契合,因此虽然也有很多人对于烧毁班克西的作品持反对意见,但是将他的作品做成 NFT 也能得到人们的认同,曹寅把这件事比做「用西方古典乐器来演奏爵士乐」,二者的文化、价值主张一脉相承。 而烧毁冷军的超写实主义的作品,亦或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将其从宣纸、帆布等媒介统统转移到 NFT 媒介上,按曹寅的话说就是「用民乐器演奏爵士乐」,虽然也有十分优秀的改编,但毕竟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则是失去了爵士乐原本的味道。 Cyberfunkz 则称班克西是一位「社会运动者」,他的作品不只有「欣赏」这一功能,因此他的作品才会不受形式、材质、媒介的限制,他的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如反战、平权、反对资本主义等等才是作品的精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班克西的画烧了也不影响他作品的艺术表达和价值,而冷军老师作品被烧却让众人的观感更如「东施效颦」。 那哪些艺术作品更适合选择 NFT 作为艺术媒介呢? 「实体作品和 NFT 同时存在的作品我基本上是不会收藏的。」作为著名加密艺术家 FEWOCiOUS 最早的藏家之一,独到的眼光也让曹寅的观点更加掷地有声。他认为,最好的 NFT 作品应该是数字原生的,没有 NFT 这个媒介的存在,这件作品就无法展示给众人。就像墨水在帆布上画不出国画的效果那样,活在屏幕中的作品被印刷出来同样会失去灵魂。FelicaChe 同样表示名贵的传统物理艺术品链上化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被证明他是有必要的,「上链只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做了一个证书而已。」 不过对于这一点,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Cyberfunkz 以立体派画家 Gabe Weis 为例,Gabe Weis 进军加密艺术界并将 NFT 与实体作品一一对应。Cyberfunkz 则认为,线下展出时藏家可以展示实体作品,线上展出时藏家则可以展示 NFT 作品,真实世界与 Metaverse 这两个相互平行的宇宙,没有必要二元对立、非此即彼。 「人为的烧毁、毁坏是最不可取的。」FeliciaChe 强调,「应该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创造价值,而不是去考虑毁灭价值。」没错,艺术的价值绝不仅在于某个图案,而是艺术家选择的艺术媒介、艺术表达、价值传达、某个具象的图案等多个方面共同融合成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若是为了追求一个新兴技术或是仅仅为了一次炒作,就将艺术品连同其完整的价值全部烧毁,实在是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