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

过去5年发生了什么 才成就了如今的DeFi?(2)

时间:2020-10-26 18: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收益率在下降,但DeFi市场的TVL则维持了高水平。欧科云链OKLink数据显示,目前为止,DeFi的总锁仓价值为132亿美元,与9月底时的137亿美元历史高点相差无几

  收益率在下降,但DeFi市场的TVL则维持了高水平。欧科云链OKLink数据显示,目前为止,DeFi的总锁仓价值为132亿美元,与9月底时的137亿美元历史高点相差无几;DeFi百亿资产规模和百亿市值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快2个月。

  「说它凉了还为时尚早。」比特派钱包创始人文浩认为,虽然各种DeFi资产的币价和挖矿收益已经大不如从前,但DeFi反倒进入了一个平稳期,价值资产、用户又有了新阶段的留存。

  的确,如果把时间拉长,上一个平稳的TVL曲线只能在OKLink上追溯到2017年底,数据为1460万美元;更早记录DeFi TVL的数据平台Defipulse也仅能推到2017年8月,显示的TVL仅有4美元。

  如今,TVL排在前三名的交易协议Uniswap、抵押借贷协议Maker、锚定资产WBTC锁住了整个DeFi市场49.36%的价值,也就是仅70亿美元,占据了DeFi市场的半壁江山。另外,锁仓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协议,除了前述三个之外,还有Aave、Curve、Compound。

  从OKLink数据可见,锚定资产、抵押借贷、交易是当前资产最愿意留存的DeFi场景,也是整个DeFi从无名发展到爆发阶段里,应用开发者最爱探索的领域。这并不难理解,正如现实世界中,货币、交易、借贷都是金融世界中被人最频繁使用的场景。

  而在总锁仓价值排名前十的协议中,仅有排在第八的Yean.Finance是今年诞生的应用,其余均为老牌协议,其中的Maker最早发起,起源于2015年。

  也正是那时候,一些极客们怀揣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探索——现实世界的金融场景能否以非中心化管理的方式运行。那时,没有人用DeFi定义这种想象力。

  无名时代

  去中心化金融在「物种起源」时并非一片荒芜,至少比特币网络那时已经稳定运行了6年。这个可以点对点交易的系统带着「电子现金革命」的使命。在比特币钱包创始人文浩看来,比特币就是最早的DeFi。

  当MakerDAO与全球的开发者在2015年开始对代码、架构和文档进行第一版迭代时,别说DeFi这个概念,「区块链」还尚未以这三个字为提炼,不依赖中心服务的分布式基建「公链」更没有出现。而Maker正在DAO(去中心化组织)的运转下,开始构想某种稳定资产的系统。

  文浩的印象中,如果回头看2015年,DeFi的一切都是概念的、Paper的,「还停留在纸面上和实验阶段,谈不上应用体验,更谈不上用户规模。」如果非要说用例,文浩提到了DAO这种组织形态的运行以及一些资产抵押平台的出现,「比如比特股」。

  他提到的比特股(BitShareBlockchain),正是EOS创始人Daniel Larmier主导的开源网络软件,他在更早的2013年到2014年间就提出了使用委托证明算法构建点对点分布式股票分类账户和网络,2015年有了成熟版本。BitShare意旨企业级基建,但最终因市场不够成熟、技术构架局限、应用开发者稀缺等原因而没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