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稳定币逐渐成为行业焦点。2025 年 6 月 12 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金融圈震动: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双双表态,将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这一举措预示着蚂蚁集团正式进军全球稳定币监管市场,而支付宝稳定币也随之走入大众视野。那么,支付宝稳定币究竟是什么币,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货币,它旨在克服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的弊端,兼具加密货币的便捷性与去中心化特质,同时拥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在支付、跨境转账等场景中优势显著。过去,稳定币市场虽发展迅猛,但也饱受监管缺失、市场乱象等问题困扰。不过,随着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稳定币相关政策法规,这一市场正逐步迈向合规与规范。
今年 5 月,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与港元及其他法币挂钩的稳定币发行纳入监管范畴,旨在完善香港虚拟资产活动监管框架,维护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该条例定于 8 月 1 日起实施,对发行人提出了诸如 2500 万港元最低资本、100% 储备资产独立托管、高管常驻等硬性要求。这一法规的落地,为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发展筑牢了根基,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目光,蚂蚁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蚂蚁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巨擘,其入局稳定币市场意义深远。蚂蚁国际脱胎于蚂蚁集团的国际化业务板块,专注于跨境支付、全球财资管理等场景。2024 年全年,蚂蚁国际资金处理量超 1 万亿美元,其中超三分之一的资金处理量借助 Whale 平台以区块链技术完成。按此推算,2024 年蚂蚁国际全球有逾 3000 亿美元资金通过区块链技术管理,若其中一半能落实到稳定币应用,其自身存量业务中的稳定币交易量规模可达 1500 亿美元以上。如此庞大的业务体量与技术实力,为蚂蚁国际在稳定币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蚂蚁国际宣称,正加速全球财资管理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将 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应用于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场景。其对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表示欢迎,并计划在法案 8 月 1 日生效、相关通道开启后尽快提交申请,期望为香港建设未来国际金融中心贡献力量。这一表态,既彰显了蚂蚁国际对香港稳定币市场的信心,也体现出其积极投身全球金融创新的决心。
与此同时,蚂蚁数科也积极布局稳定币业务。蚂蚁数科聚焦数字科技,尤其是区块链技术输出和现实资产代币化(RWA)。今年,蚂蚁数科已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并在香港完成监管沙箱的先行先试。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透露,蚂蚁数科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目前已与监管部门进行多轮沟通。边卓群指出,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桥梁,市场潜力巨大,其核心价值在于拓展使用场景与推进合规性建设。蚂蚁数科从产业和技术出发,致力于构建基于稳定币的数字交易场景,推动以技术为核心的新资产类别发展,同时通过提供安全、可靠、合规的基础设施,为稳定币交易开拓新的增量市场,提升交易效率与流动性。
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的独立申请,实则是蚂蚁集团在全球化扩张中 “分兵合击” 策略的体现。前者凭借资金流整合撬动万亿美元跨境市场,后者借助技术基建抢占 RWA 万亿蓝海。二者既规避了单一主体面临的监管与业务风险,又通过协同放大技术生态的规模效应,为蚂蚁集团在稳定币赛道的竞争奠定基础。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蚂蚁集团的加入将给香港稳定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目前,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沙盒测试名单中,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等已有所布局。京东币链科技 CEO 刘鹏称,京东稳定币尚未正式发行,目前已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将面向零售和机构推出移动端及 PC 端应用产品,测试场景涵盖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然而,与蚂蚁集团相比,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实力、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或稍显逊色。
蚂蚁集团在区块链和 AI 领域长期投入研发,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稳定币业务的开展,将进一步与现有技术融合,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有分析指出,稳定币跨境支付成本仅为传统 SWIFT 的 1/10,单笔到账时间低于 1 分钟。在尼日利亚、秘鲁等国家,稳定币跨境汇款量已超越传统银行渠道。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业务网络,蚂蚁集团有望在稳定币跨境支付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