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竞争币 > 以太坊

解析公链多层结构趋势和互操作性(5)

时间:2021-09-03 16:5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表 1:多层结构的异同 思考与总结 多层结构通常是公链实现扩容的方式,将原本在一条区块链上交易的信息分散到多层中,通过并行处理提高效率。多层

HashKey 崔晨:解析公链多层结构趋势和互操作性表 1:多层结构的异同

思考与总结

多层结构通常是公链实现扩容的方式,将原本在一条区块链上交易的信息分散到多层中,通过并行处理提高效率。多层结构有两种表现方式,原生型和后天型,他们在验证者对多层结构的感知上有所区别。

在原生型和后天型多层结构中,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跨层传递。原生型多层结构例如 Polkadot 和 Cosmos 分别通过中继链和协议的方式实现跨层,对多层结构有严格的限制,Polkadot 要求平行链的结果由中继链共识决定,Cosmos 要求使用 IBC 协议的双方达成一致的共识安全,例如双方都使用 Tendermint 算法。Polkadot 中继链的验证者负责平行链的信息传递和资产安全,可以将多层视为整体。Cosmos 的多层结构则较为独立,每层均有独立的验证者。后天型多层结构只能通过资产映射的方式进行跨层,映射资产的安全性源自用户可以自行加入和退出 Layer 2,保证用户掌握控制权。为了实现链下交易与主链同等的安全性,不同 Layer 2 方案设计了各种机制。例如状态通道中需要用户交易后更新签名状态,Plasma 将原始数据的默克尔根发布在主网上,Rollup 将压缩后的交易传回主网,交易方或第三方可以直接验证。

在更广义的互操作性上,原生型多层结构要优于后天型,因为他们可以实现信息流转及智能合约的调用。而后天型多层结构中由于信息源自链下,主链上验证者没有感知,在 Layer 2 和验证者之间不会存在直接交互。对于不同 Layer 2 而言,由于都是从主链上延展出的结构,跨层互操作性的难度不亚于两条异构链之间互操作。目前实现的资产跨层是双边资金池的方式,距离真正的互操作性还差很远。总之在区块链应用大规模部署前,多层结构依然是公链的趋势,接下来还将在互操作性以及生态扩展方面进行完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