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

一文读懂NFT时光机《REPLICATOR》

时间:2021-04-22 10:0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当革新势不可挡 原名 Michah Dowbak 的 Mad Dog Jones 以《REPLICATOR》创造了一个关于时光机器的故事。这件作品在视觉上由一张图像构成,描绘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办公室里的一台影印机,充

  当革新势不可挡

  原名 Michah Dowbak 的 Mad Dog Jones 以《REPLICATOR》创造了一个关于时光机器的故事。这件作品在视觉上由一张图像构成,描绘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办公室里的一台影印机,充满对这一曾被视为前沿技术而如今正走向衰落的科技的怀旧之情。Dowbak 巧妙地以创新科技 NFT(非同质化代币)串联起创作媒介、形式及功能,而这幅图像仅仅是整个设计精巧的故事中叙述的开端。

  第一代《REPLICATOR》静态图

  Dowbak 运用 NFT 智能合约创造能够「自动生孕」的「创世纪(Genesis)」数码艺术作品,该作品将在约一年时间内继续「生育」各自独立的新生 NFT 世代。然而,Dowbak 亦在算法中加入了偶然性,通过自我指涉般的改动,使《REPLICATOR》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如同真实影印机般发生「卡纸」现象。

  遭遇「卡纸」的某个 NFT 分支会衍生出独一无二的「卡纸艺术品」并停止再造下一代,从而抑制后续世代的繁衍数量呈指数式裂变。作为一件多世代 NFT 数码艺术品,《REPLICATOR》的迭代过程将止于第七代,而每一代都是独一无二,视觉上虽贯穿于 Dowbak 经典的柑橘色调但却各不相同,以此展现出这部虚拟影印机穿梭时光的旅程。

  从艺术史看《REPLICATOR》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Four Marilyns》,约 1962 年作。私人珍藏,作品版权 © 2021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 DACS, London 授权 / 图片版权 © Bridgeman Images

  《REPLICATOR》结合了媒介及形式,其「创世纪」般连续创造的本质,让人联想起沃霍尔于创作中运用的重复影像,以此融汇创作媒介和题材。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Open Cube: Square Spiral Interior High》,约 1977 年作。私人珍藏,图片版权 © Bridgeman Images,作品版权 © 2021 Sol LeWitt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Dowback 为创造作品功能性所采用之结合偶然性的算法,使人想起埃尔斯沃思·凯利(Ellsworth Kelly)1950 年代初期的作品以及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在开放式立方体上作出的各种变化,两者皆为数学系统或一组指令的产物,同时又因为加入不确定因素,使得作品永远无法被提前预知。

  韦德·盖顿(Wade Guyton)作品于 2007 里昂双年展在糖品仓库(La Sucriere)展出,2007 年 9 月,图片由 Kostandino Tzelepis/WireImage 提供

  「卡纸」赋予了《REPLICATOR》不可预测性,与韦德·盖顿(Wade Guyton)的画作相比,后者刻意误用常见的数码科技(如喷墨打印机),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将「错误」化身为艺术品,从而探索我们与图像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一切尽在数码世界

  Dowbak 的数码插画风格融汇「赛博朋克(Cyberpunk)」与自然美学,起初他在网络上不断打磨并形成属于自己的标志性艺术风格。艺术家成长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桑德贝的森林环绕下(如今他仍居住于此),自然环境自然成为了他绕不开的创作主题。他一直处于传统艺术世界中心以外,这也促使他决定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作品。自 2017 年以来,艺术家在社交媒体 Instagram 上累积吸引 25 万名粉丝,而他亦从去年 11 月开始探索以 NFT 为创作媒介,进一步与粉丝进行互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