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my塑造的数据价值实现模式对比上一种Chainlink Oracle的形式,Jasmy的优势就在于物联网终端的加密和分布式存储个人数据柜的实现,如果不考虑分布式数据存储,Chainlink也在走向硬件辅助数据源安全的网络结构,其在尝试利用具备可执行安全环境的硬件作为Oracle数据源实现数据端的可信。与Jasmy在硬件端的实践如出一辙。5.基于数据可信计算的数据流动从Jasmy的设计模型里看到了,将区块链的简单模型进行一些技术加持后可以实现很突出的效果,如果再把更多技术进行整合,可是实现什么?对于数据来说,数据最需要的是所属权的归属,以及基于数据所有权进行的数据可信流动,也就是数据实现可用不可见等等一系列保证数据所有者权益的要求。这个范式,我们可以定义为基于可信计算模型的数据流动,可以拆分为分布式存储、数据所有权定义、可信执行。这个部分我们用PlatON来阐述。在PlatON的网络结构里,有一层单独用来实现可信计算的layer2,layer2可以理解为链下部分,负责计算和存储。所以说PlatON的数据可信计算,同样是在layer1的区块链结构外,实现了对数据的处理,然后利用区块链网络带来的权益归属、激励等等。PlatON的分层逻辑和功能分配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layer2的计算网络里,存储着State,这就是数据存储的载体节点,而在这个结构里,是账户模型和数据存储一起的融合应用。据PlatON的技术文档可知,在状态取用里,PlatON虽然沿用以太坊的账户模型存储数据,但状态数据因为数据量较大,选择不保存在帕特里夏树里(以太坊的存储结构),而是单独保存在另外一个不存储历史状态的SNAPDB(数据库)中。PlatON认为,链上存储需要充分考虑成本,只有有价值的、需要所有账本做出共识的信息才应该被存储到公共账本上,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区块、交易、账户数据。PlatON的数据存储模型所以PlatON的存储分为账户数据存储(statedb)和快照存储(snapshotdb),很明显一个位于链上layer1,一个位于layer2。但在layer2里,还对数据进行额外的处理,充分发挥其数据计算特性,处理是由可信计算设备和技术完成的,其中包含可验证计算(VC)算法可实现非交互证明的链下计算扩容方案、安全多方计算(MPC)结合秘密共享(SS)和同态加密(HE)实现隐私计算协议等。此外,还存在MPC虚拟机来执行可信的智能合约计算,这是整个网络里智能合约运行的基础。通过这些layer2层的实现,最终实现数据流动以及数据应用的时候,既可以不泄露原始数据且能进行协同计算和结果验证的计算。 值得非常注重的是,接入layer2的计算设备需要具备专用的计算能力,才可以执行某些应用场景的需求。其要求计算能力超强,并且具备可信能力。因此PlatON会启用FPGA/ASIC等研发的高性能计算设备接入网络,满足这一过程的需求。对比Chainlink和Jasmy的两种范式,PlatON的不同点显而易见,其在技术融合应用上,在layer2付诸了非常大的研发力量,其技术落地难度更具挑战。6.三种数据处理范式的应用分析以上3种范式,是主流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式,但这三种范式的应用如何呢?首先我们来看,不容置喙的是,第一种简单模式其应用数量最广泛,因为很针对性的使用到了金融领域,正如在DeFi的发展里,Chainlink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此为代表的模式,还有溯源等链的应用。Chainlink的部分节点可提供的喂价展示不过Oracle是面向简单高频数据的范式,这个模式简单,好应用,但对于互联网社会的遗留问题,并不善于解决。例如数据隐私问题,Oracle更多是公开的数据可信,而完全不擅长于特有的数据部分。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流动是明显面向生活化和商业化数据处理的范式,例如Jasmy的应用,已经针对了互联网App数据,企业办公数据,以及某些硬件生态的数据。这是一个从用户端到平台和商业生态流动都有设计的范式。这也是目前来讲,应用最多的范式结构。而最后的可信计算是主要面向数据资产商业化的范式,这个部分最难解决的,是商业化数据的合作场景中数据可用不可见,并且是巨量数据的的可信,不只是要求技术,而是要求可信技术和计算能力、存储的并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