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如果自己做借贷市场,可能更需要比较强的开发能力。再比如,如果这个项目的机制或参数设计不完善,同样也会导致协议运行不稳定,可能出现用户被大额清算的情况。 总的来看,风险在于固定利率协议设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试错。 问:刚提到背后是Aave/Compound的固定利率协议风险较高,你认为Aave最大的不确定性和创新点分是什么? 蔡彦:其实Aave一直算是走在行业最前沿的项目,他们的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率先尝试闪电贷,推出新的经济激励模型,推出目前业内首个安全模块,尝试L2解决方案等等。 在主要借贷业务上,他们又很谨慎,比如在抵押率、清算系数等风险参数的设计上相对于其他借贷协议都是比较保守的,并不会存在为了吸引更多借贷资金降低风险要求的情况。 和很多DeFi项目一样,即使Aave进行了许多审计,也不可能保证没有漏洞。前段时间Aave刚上V2的时候,白帽黑客就指出了某个漏洞。 创新点可能之前是闪电贷,当时行业内特有的一个新产品功能,也给Aave带来了很多收入。当然,有人诟病闪电贷只能方便黑客的资本效率最大化,但是工具本身是没有错的,未来闪电贷肯定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其次是安全模块的设计,这有点像项目自己的一个储备金库,用来保障项目的安全,这也是Aave开创了先河。说实话,大部分项目目前还没办法做成一个健康或者正向运转的代币模型,也没法做成和Aave一样的安全模块,这挺有门槛的。 问:挖矿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DeFi财富效应的根本支撑,但之前Aave的CEO说挖矿机制是不能持续带来动力的,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蔡彦:「挖矿机制」不太会失效,因为这是一个激励机制或者说项目冷启动方式。但是流动性挖矿APY不会一直很高,比如去年11月流行性挖矿高APY持续了一两个月后崩了,导致DeFi市场的大幅回调。 像Aave、Uniswap、Synthetix这样的项目真正爆发进入市值前15也是今年1、2月份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这是头部DeFi长期价值的一个体现。虽然大家都很喜欢冲APY高的矿,但我个人很少参与挖矿,所以并不觉得流动性挖矿是DeFi的根本支撑。 问:同样作为借贷协议MakerDao虽然没有Aave这种涨势迅猛,但总体发展还是很稳,前段时间也不定期增加了一些底层资产,在资产丰富性上做了一些扩张,你认为这种扩张性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蔡彦:我觉得市场对MakerDao可能更加苛刻。首先它大家的认知里是DeFi中的央行,DAI则担任DeFi系统最主要的稳定币,所以当它推进一些扩张性的策略时,市场就会觉得Maker是不是创新力枯竭了,只能用这种方式提振币价而不顾及系统的稳定性。目前来看还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MakerDAO作为最老的DeFi协议之一,发展还是很成熟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