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

为什么大多数人 始终无法理解加密货币?

时间:2021-02-26 18:4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区块天眼APP讯 : 近日比特币的大跌,让不少投资者内心惴惴不安,同时也让圈外的旁观者再次抓住了机会对比特币进行嘲讽。 比如一位网名叫“末日博士”就称,“明知是泡沫还跟风狂

  区块天眼APP讯 : 近日比特币的大跌,让不少投资者内心惴惴不安,同时也让圈外的旁观者再次抓住了机会对比特币进行嘲讽。

  比如一位网名叫“末日博士”就称,“明知是泡沫还跟风狂炒!追逐比特币的散户终将被碾碎”。

  前段时间但斌公布自己买入比特币时,他的微 博下绝大部分留言也都是这样的负面评价,很多他的关注者不理解他为什么买入了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

  近日蔡垒磊写了一篇《比特币的投资窗口正在关闭》的文章,文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发明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叫“普通人的恶意指数”。

  文章是这么写的:

  “这个世界上希望比特币崩盘的人一定比希望它大涨的人多得多,道理很简单,看着别人赚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自己踏空却看着别人赚钱,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

  文章还列举了一位早年大量持有比特币的老玩家“老端”的故事。

  “很多年前,老端持有很多比特币,但在他下车并再也上不了车的时候(其实从现在往前看那也才几千人民币一个),就成了坚定的比特黑——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为了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宁可用‘不切实际的愿望’坚守着错误的信念。”

  老端的认知能力绝对在普通人之上,他都因为这种情绪而拐向了另一个方向,所以对普通人来说,对比特币的情绪和恶意只能更深。

  “是投资品就有周期,所以普通人的恶意每几年就会‘得逞’一次,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的是,每一次的‘得逞’,事实上连最低点都远高于上一次的最高点,所以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嘲讽什么。”

  “只要他们的恶意还很浓,比特币的上升期就不会结束,相反,当他们都开始尝试购买了的时候,就又是一次牛熊转换的周期快到了。”

  作者对此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普通人的恶意指数”。这是我看到的对普通人负面情绪最精彩的描述。

  我经历的类似案例也不少,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去年11月。

  那是参加一次朋友聚会。席间几位朋友的朋友听说我在做和比特币相关的事,于是用一种带有试探性同时又“暗藏玄机”的语气问我“比特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当我试图把话题转开,避免深入这个话题时,他们却开始了对比特币的长篇大论,从经济上、法律上、历史上、甚至道德上阐述比特币的“不合理”。

  末了他们加了我的微信,希望继续“探讨”比特币-----实际上是继续向我展示他们手中能够证明比特币“不合理”的证据。

  那时,我清楚地记得,比特币的价格才一万八千美元,后来随着比特币的上涨,他们发来的“证据”越来越少,最后再也不发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