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场景。比方说你想构建一个去中心的 ISP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使用户可以从邻居那里购买带宽,并以流量逐 MB 计费;或者内容创作者需要新的收入模型,在按照内容流支付或者阅读数支付时需要去中心化的支付方式;还有对于一个 IoT 设备网络,想要按照设备收集提供的数据获得酬劳;再或者是向状态数据提供商的激励支付,以促进他们为无状态 ETH 1.x 链的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 在上述的场景中,使用状态通道就对了。 这里我们还没讲到状态通道中的 “状态” 概念。以上大部分例子都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状态通道 —— 支付通道,其中状态仅仅是参与方的账户余额信息。链外可用于交换的状态要比这个更宽泛,能为用户提供更复杂的交互操作。原子交换、任意复杂条件下的支付,甚至是棋类游戏都可以用上状态通道。这使系统设计者在设计激励机制时能放开拳脚。 总的来说,状态通道在扩容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它的诸多属性在很多应用中都非常重要。下文将介绍状态通道的运行原理,帮助读者理解状态通道是如何神奇地实现上面介绍的诸多特性。 状态通道如何运行?
那么,状态通道究竟是什么?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典型的状态通道交互过程:Alice 和 Bob 参与双方进行交互,他们首先在区块链的状态通道合约中存入一定的资金,随后交换关于资金如何分配的协议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基于简单的余额更新,也可以取决于复杂的事件,比方说由一盘棋类游戏的结果决定资金的分配。参与双方在互相发送协议更新之前要对状态附上自己的签名。当最后一份双方认可的状态发送到状态通道合约时,资金也随之完成分配。 这种设定带来的可拓展性提升在于第二阶段,即 Alice 和 Bob 互相交换签过名的状态更新,这时他们无需与区块链发生交互就能实现很多 “交易”,交易速度仅仅受到签名以及消息交换的速度限制。 你可能会疑惑这里的 “交易” 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链上的资金并没有发生转移。虽然状态通道合约中的资金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 申领这些资金的权利 已经发生转移了。当 Bob 收到了来自 Alice 的更新时,他就明白他目前可以从合约中申领的那部分资金已经改变了:他虽然暂时没有把钱提到账户中,但已经有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去提取那部分资金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些交易具有 “即时确认性” 的原因,资金申领权随着消息的抵达而即时确定。 但难道不需要时刻监控着区块链吗?目前我们只介绍了双方正常合作的例子,并没有恶意情况出现。在状态通道这种系统中,你应该留意的是来自对手的风险:如果你和 Charlie 一起打开了一条支付通道,向支付通道合约中存入了资金,那么当 Charlie 动了歪心思,或者丢失了他的私钥时,会发生怎样的后果?你可以取回自己的资金吗?Charlie 有没有可能把你的存款当作筹码,要求你额外支付一笔钱才还给你?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状态通道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挑战机制。 某种意义来说,上述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如果 Charlie 不再响应,你可以直接向链发送最后一笔协议,然后关闭通道,就和前面的例子一样。不过问题来了,区块链无法确定你发送的那笔协议是否真的是最后一笔 —— 你也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要提前关闭这个通道。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在双方合作的场景下,每一个参与者都显式地签署一份状态声明,告知合约状态敲定,通道关闭。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即时取款,但是当有一方不作应答时就无法实现。 第二种方案则是由区块链来强制设定一段挑战期,当有所谓的最后一笔状态提交时,可以给其他参与者一段时间窗口,在各方可以提款之前提交新的状态。惩罚提交了不实最终状态信息的参与者可以激励各方的正常合作。 一个好的通道框架需要同时涵盖上述两种方案,使得双方合作时能实现即时提款,在无应答时也有应对的提款步骤。 看起来状态通道双方需要时刻监控区块链,以侦测恶意的挑战行为,并及时在挑战期作出响应。不过这个要求其实并没有乍看之下那么糟糕;参与各方并不需要一直监测区块链,而是只要在每一段挑战期检查几次。通过合理的挑战期设置可以减轻这一监测负担,确保长期运行的状态通道有较长的挑战期。同时可以在状态通道系统中添加功能,使得参与各方预先向区块链提交最终状态,确保不会发生离线时被挑战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