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k260.com

“央行数字货币”可能还暗含着一步大棋

  近日,关于“央行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很多吃瓜群众都不由自主的加入了这场货币大变局的讨论中。

  事关瘦骨嶙峋的钱袋子,事关我们的消费轨迹和支付习惯……不想关注都不行。

  那么,央行推出的这个“数字货币”究竟是个啥?它又会对我们的日常带来怎样的影响?

  谨以此文阐述一些个人想法,不喜勿喷。

  1我国“数字货币”发展历程:

  自从哈耶克提出“货币非国有化设想”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究怎样实现这一设想。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日臻成熟,2009年1月3日,比特币横空出世。

  由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跨境流通和不易监管等特性,这种货币从一诞生就成为了各国货币及其监管当局的潜在威胁,因而遭到多国的严厉打击。

  同时,各国央行也认识到,既然大家都认同比特币所具备的优点,这,或许是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可能为当前货币困局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因此,各国央行纷纷投入到数字货币的研究队伍中。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

  2017年1月,人民银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2019年8月10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2020年4月14日晚,一则DCEP在农业银行内测的“钱包”APP图片在网上流出。

  同时传出,DCEP即将在深圳、苏州、雄安和成都试点,以及5月份苏州相城区所属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的交通补贴将部分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到其数字钱包的信息,随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表声明予以证实……从这些消息可以看出,央行“数字货币”已近在咫尺。

  2数字货币还是电子货币:

  其实,对于“央行数字货币”这个叫法,本人并不认同,为什么呢?

  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货币,至少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且鲜明的特征。

  ①完全的去中心化,没有发行机构,发行和流通皆是通过开源的算法实现。

  ②数量有限、全网广播,因此极难复制和作假,无法注销。

  ③超越国界限制,可跨境流通。

  ④流通和使用自由,地位目前无制度保障。

  由于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还未公开面世,基于合理推断,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所谓“央行数字货币”的特点:

  ①由人民银行发行。

  ②数量不固定,供给量受央行货币政策影响。

  ③只能在国内流通使用。

  ④法定货币,流通和使用具有强制性。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所谓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根本不是严格意义的数字货币。当然,这种货币的设计可能会基于安全性考虑而引入区块链技术,但其本质仍是一种电子货币,即传统货币的电子版。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应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该模式不改变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

  不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

  不会构成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竞争;

  不会增加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依赖;

  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也就不会导致“金融脱媒”现象。

  同时,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且能提升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还具有央行背书的信用优势……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确定:

  这就是一种电子货币!而非数字货币。

  3国际货币格局的变化: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自己的数字货币。

  其中,美国的数字货币受到的关注程度最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